靈工資訊
聯系我們
手 機:
13510180883
18923819799
地址:
深圳市寶安區西鄉街道永豐社區寶樂寶和大廈1207
外引“水”內調劑_合肥探索高質量就業
來源:中國青年報
就業2022
外引“水”內調劑 合肥探索高質量就業
截至目前,今年合肥市累計舉辦784場線上線下招聘會,達成就業意向1.73萬人次。記者了解到,合肥將對非市域范圍全日制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來該市企業求職的,發放500元至1000元一次性面試補貼;對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、職業院校畢業生在合肥市重點企業穩定就業12個月以上的,3年內社會保險個人繳納部分給予全額補貼。
---------------
透過辦公室窗戶就能看到自家陽臺,步行10分鐘、騎車5分鐘就能到達單位……在合肥市寶之佳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寶之佳”),近30名年輕員工實現了“家門口”上班的心愿。不久前,安徽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2022屆畢業生周焯斌收到了心儀已久的生物科技公司的入職邀請,并完成網上簽約,心里的一塊石頭終于落了地....。。
就業是最大的民生。近年來,作為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合肥,憑借產業優勢經濟發展,躋身“萬億城市”、新一線城市行列,對人才的渴求與日俱增,在吸引人才上也下足了功夫,保障高質量就業,正成為合肥政府、高校和企業共同努力的目標。
“直播帶崗”助就業
“誠邀外地大學畢業生來肥就業,誠請在肥大學畢業生留肥就業?!苯衲?,圍繞“芯屏汽合”“急終生智”(指平板顯示、新能源汽車、物聯網產業、生命健康、人工智能等)重點產業鏈,在吸引青年人才上,合肥啟動了“兩誠”招才引智進高?;顒?。
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,春季部分高校采取封閉管理措施,企業人員不能進校招聘。于是一些高校積極求變,開始了“直播帶崗”。
3月下旬的安徽農業大學學生活動中心,沒有往日招聘會“人山人?!钡木跋?,只有一排排介紹企業情況的展架和4名對著手機和攝像頭講解的學生。該校2021級的湯冠柔就是其中一位“主播”。
為了將48家企業提供的1500多個就業崗位講清楚,湯冠柔提前一周就開始準備,在講稿上圈畫出重點,將企業文化背景、未來發展方向等素材記在腦子里,還對著室友試講演練。
當天,600多名畢業生觀看了直播和企業線上答疑解惑。
該校2020級會計專業專碩研究生董開元就通過這場直播找到了工作。剛看到直播預告時,他和室友都覺得很新奇,“得試試”。當天,他們在宿舍里用電腦觀看直播,“現場很安靜,沒有線下招聘會那種嘈雜的感覺”。一周后董開元收到了一家位于蜀山區的律師事務所的面試通知,目前他已經簽了三方協議,找了份離家近的工作。
在他看來,線上招聘會能讓求職學生盡快鎖定目標,大家可以線上了解企業和行業信息,心里有個底,等線下招聘會的時候再深入了解?!鞍嗌虾芏嗤瑢W都采取了這種‘雙保險’的求職方式,最后找到了工作?!?/p>
今年,合肥市連續舉辦了多場云聘會,50余家重點產業鏈的企業通過“直播帶崗”的方式,在135所高校里做推廣。但也有學生反映,線上招聘會缺少當面深度交流。為此,4月開始,疫情緩解后,合肥市的人社部門又辦起了線下招聘會。
日前,2022年合肥蜀山區“招才引智進高?!被顒幼哌M安徽農業大學。一大早,該校學生活動中心門口人頭攢動,很多學生來排隊,最終,80家重點企業收到1051份簡歷。
早在過完年,蜀山區人社局人才專員就主動與轄區企業聯系,建立用工需求臺賬。在進校園活動籌備階段,企業招聘信息就已經掛在了學校官網、人社局官網、區政務公眾號等平臺上。區人社局還召開校政企座談會,對用工企業和畢業生需求雙向摸底。
每到一所學校,區里工作人員都會提前設立咨詢臺,反復推介合肥市人才政策和蜀山區人才公寓、公共租賃房和面試補貼等福利?!拔覀冚爡^企業多,企業離高校位置近,一天跑兩場是常態。每場活動前,會在報名企業中精選30家左右,組成特色招聘團,提高招聘精準度?!笔裆絽^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管理中心主任陸麗梅說,到安徽建筑大學招聘時,70%以上崗位都是建筑類,很多二級學院的黨委書記和院長都親自來幫學生投簡歷。
一組數據可以印證蜀山區11場“招才引智進高?!被顒拥某尚А?63家企業提供國際貿易、人力資源、信息科技、財務管理等崗位20369個,11場活動平均達成意向率42.48%。
“社區三公里”就業圈
社區居民就近上崗、中小企業招工難等也是合肥著力解決的問題。
家住合肥經開區海恒社區的年輕“寶媽”范敏,因為要照顧家中兩個孩子一直待業。今年2月,她抱著試試看的心態,在“社區三公里”就業圈服務平臺上找到了工作,在寶之佳擔任行政專員。
記者用手機掃描“社區三公里”就業圈服務平臺的小程序二維碼,系統會根據求職者的年齡和特長,自動推送3公里以內的中小用工企業和崗位需求,雙方通過聊天對話框就可以直接聯系,就像網購時和客服聊天一樣便捷。
34歲的汪燕也是通過“社區三公里”平臺與范敏成了同事。她之前在離家十幾公里的企業上班,現在,她每天能按時接孩子放學、回家照顧老人?!吧鐓^三公里”不僅讓許多人重回職場,也為很多小微企業解決了招工之憂。
“平臺提高了人崗匹配精準率,對企業有實質性幫助?!睂氈芽偨浝砦赫髡f,汽車銷售行業人員流動大,此前,受疫情影響,基礎崗位“招工難”,讓管理人員頭疼不已。今年以來,通過平臺,該公司招聘行政、客服、保潔、人事等崗位近30人?,F在每逢面試,魏征都會問一句:“你家住在哪里?”在他看來,企業更愿意選擇通勤成本低的求職者,而員工也有更多時間照顧家里,就業穩定性更好。
“當初謀劃‘社區三公里’就業圈,就是為了改變公共招聘網服務白領階層、服務中高層次人才的觀念,打造布局簡潔、操作簡單、界面友好的線上‘好幫手’,讓居民一看就懂、一用就會。”合肥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說,平臺上線兩年多,不斷完善功能和操作。目前,平臺企業注冊數已達31787家,累計登記求職人數141168人,成功就業16718人。
線上的便捷,離不開線下的發動與組織,社區工作者也付出巨大努力。海恒社區年輕居民入住率高,有5.5萬多名勞動力,轄區工業園區、科技園區多,用工需求大。之前,社區工作人員協助企業將招聘單貼在小區公告欄,但收效甚微。
如今,社區依托企業家沙龍、企業專班等工作,進企業面對面宣傳就業圈平臺;每個社區居委會分別制作平臺二維碼入口,依托微信公眾號、小區業主微信群,對居民進行動員。該社區今年已通過平臺推薦310余人就業。
一位居民告訴記者,之前通過中介找工作,曾遇到信息不實、維權投訴的情況。如今,有了政府搭建的平臺,求職者和企業直接對接,大家都放心。
值得一提的是,為進一步激勵企業就近招工、促進就業,近日,合肥經開區在省內率先出臺“社區三公里”平臺招工補助政策:企業通過平臺招工,簽訂勞動合同、依法繳納社保3個月以上的,按每人1000元的標準給予用工企業補助;對以靈活形式用工、連續工作3個月以上的,按每人300元的標準給予用工企業補助。
“出臺‘真金白銀’的政策后,很多企業主動來詢問怎么注冊、入駐平臺。”合肥經開區人事勞動局局長劉干說,后期會有專人根據企業提供的憑證,進行補貼發放審核認定。
人力資源“蓄水池”2.0
除了在重點群體就業上下功夫,保障穩定的人才供給,同樣重要。
這些天,合肥海爾智家工業園招聘負責人夏芹雖然忙碌,但底氣十足——校企深度合作的“精工班”人才儲備和輸出不斷,滿足企業對特定崗位的用工需求。5月19日,她來到合肥職業技術學院宣講,近20名“焊接精工班”的學生表達了就業意向,接下來,她要組織面試工作。去年,該校也有20多名“精工班”學生來海爾就業。
“精工班”是由政府協調,在學?,F有班級基礎上靈活開設的“培養班”,學生接受企業定制的實踐和職業規劃課程,畢業后直接上崗。這也是合肥經開區人力資源“蓄水池”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合肥經開區旨在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聚區,對技能型人才需求量大。但企業在市面上很難招到技能熟手,學校培養課程和企業需求存在脫節,學生進制造業意愿不高等問題長期困擾著就業鏈條上的各方。
2019年6月,該區啟動“蓄水池”項目,“水”來自合肥等地的本科、職業院校?!捌髽I每年訂單波動,對人才的需求也是動態的?!钏亍褪钦y籌將人才資源統一放在‘大池子’里進行儲備,再收集企業各崗位的實習、實訓、就業需求和缺口,從池中統一調配優質人力資源?!焙戏式涢_區人力資源中心副主任鄭靜說,政府牽頭搭建校企人才供需平臺,大家合作起來都放心。
合肥海爾智家工業園包括冰洗、空調等專業生產園區,每年有4000人左右的用工需求,一度面臨招工難題。夏芹拿焊工舉例,空調零部件焊接對精準度要求高,工作環境相對艱苦。為此,海爾和合肥職業技術學院、合肥理工學校及外省兩所學校開展精工班合作,線上開設溝通技巧、禮儀等通用課,線下專攻專業技能和質量管理課程。精工班學生的實習、實訓、就業遵循雙向選擇原則。
“精工班”的教學設置也具有相當的靈活性,以“焊接班”為例,如果在大一開班,學生接受基礎崗位、技術崗位、管理崗位等循序漸進的培養,如果在大二開班,則挑選技術成熟學生進班,在教學中設計氬弧焊等專業技巧?!熬ぐ鄬⑵髽I培養前置到了學校,讓學生了解未來要面臨的工作內容,增強對行業的認同感?!?/p>
這些天,合肥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余燕忙著在海爾普工崗位安裝彎頭零件,大二加入“精工班”的她已經習得較為成熟的技術。她覺得,“精工班”的教學能讓學生技能更加豐富,“提前吃苦打基礎,在就業時才能更加得心應手”。
截至目前,83個“精工班”已為企業培養3420名技能人才。最近,該區又將“蓄水池”升級至2.0優化版本:引入第三方服務商,設立入池企業智能制造人才培養標準,再按照此標準直接進校開展招生。去年秋季,加入“蓄水池”2.0項目的企業在蚌埠技師學院機電一體化和計算機應用專業,招收了230名學生,今年計劃招收300名新能源汽車相關專業學生。
“人不在多而在精。我們先調研了解新能源汽車、芯片制造、家電等企業需要哪些人才,缺口有多大,再倒推到招生環節,確定班級規模和培養方向,直接為企業定向輸送專業人才。”鄭靜說。
企業“共享員工”,政府給獎勵
“蓄水池”承擔起“外引水,內調劑”作用,一方面通過精工班保障企業用工,另一方面則通過“共享員工”穩崗留工,對企業因生產淡旺季、產品訂單增減引起的用工余缺進行及時調節。
今年春節之后,00后宮朦從宿州來到合肥務工,在位于包河區的安徽世紀金源大飯店找了一份幫廚工作。然而,4月受疫情影響,宴會、包廂服務員及廚工工作量大減,他暫時閑了下來。
宮朦每天待在宿舍干著急,甚至萌生找兼職的想法。4月下旬,他在飯店工作群里看到共享員工招工信息,立馬和同事一起報了名,經過培訓,成為位于合肥經開區的優旦科技的“短期”組裝工。
優旦科技是一家從事智能電池管理系統開發的企業。4月23日,上崗第一天,宮朦坐在車間工位上,用電動螺絲刀安裝螺絲,隨后,在另一個區域用測試工具測試電池是否合格,一天下來,手巧的他應付自如?!拔覀兒炗喠硕唐诘墓蚕碛霉f議,一天能拿到300多元工資,感覺很不錯?!?/p>
今年4月至今,這家飯店還有近20名共享員工前往制造企業工作,其中大部分是年輕人。
事實上,早在2020年年初,合肥就實施“共享員工”模式。2020年2月,受疫情影響,安徽世紀金源大飯店有數百名員工“歇業”,當時人力資源經理鄧蓉焦慮到整夜失眠。
隨后,合肥人社局發布的一份倡議書突然為她點亮了一盞“明燈”。文件中提到,按照“政府支持、企業互助、職工自愿、共建共享、合作共贏”的原則,鼓勵尚未開工的餐飲業、旅游業等服務型企業與復工的工業企業開展用工調劑。
鄧蓉變成了“求職者”,在網上聯系人社部門尋求指導,隨后找到合肥海爾智家工業園。當時,員工無法返廠的海爾也在為堆積的訂單發愁,于是雙方一拍即合。鄧蓉回憶,僅共享用工協議就來回談判3次,雙方法務更在一周內數次溝通細節。她記不清那段時間走過多少車間,確認防疫措施是否到位,工作性質、環境、難度如何。
最終,“人員閑置”的餐飲業和極度缺人的制造業成功“牽手”,3批50余名服務人員前往合肥海爾智家工業園生產一線工作,這也開創了安徽共享員工的先河。
兩年多來,“共享員工”越來越規范化、制度化。合肥經開區人事勞動局指導、行業龍頭企業牽頭共建的“共享員工聯盟”應運而生,覆蓋智能家電、電子科技、汽車制造、快速消費品等行業近40家企業,聯盟成員可共享用工信息,促進人力資源優化配置。
該區還出臺政策,對“共享用工”滿一個月的,按照400元/人的標準給予員工輸出企業一次性補助;對達到一定規模、實際成效顯著的,給予牽頭企業10萬元一次性補助。
今年,聯盟群里的美的冰箱合肥工廠主動找到鄧蓉對接,10余名餐飲企業員工前往美的冰箱生產線輔助崗位工作。在她看來,鼓勵企業之間開展共享員工,實現企業、社會、員工三方共贏,才能形成良好的穩企保就業效應。截至目前,合肥經開區內外28家企業累計達成共享合作36批次,用工3324人,占合肥全市“共享用工”的85%。
中青報·中青網記者 王海涵 王磊 來源:中國青年報